爱上海后花园:众私募大咖齐聚外滩 共话投资新机遇与新挑战

众私募大咖齐聚外滩 共话投资新机遇与新挑战

期货日报网讯(记者崔蕾)2月28日,第十九届私募基金发展论坛在上海外滩W酒店举行。本届论坛以“前路可期·共待繁花”为主题,成功汇聚了量化投资、权益投资、债券市场等多领域的优秀管理人和资管机构以及券商等资方机构,共同深入研讨私募基金行业在当前震荡市场环境下的机遇与挑战,展望2025年宏观经济与投资策略的全新方向,并谋求合作共赢商机。

此次论坛由排排网主办,上海市虹口区金融服务中心承办,银河期货、云科技、希施玛数科、文华财经、网络、私募排排网协办,上海联通、东证期货、国联期货提供特别支持,旨在为行业大咖搭建起一个深度交流的高端平台,促进思想碰撞,促成战略合作,为私募基金行业的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排排网董事长李春瑜作为主办方领导、上海市虹口区服务业发展办公室副主任曹洁作为承办方领导均出席并致辞,日斗投资董事长王文、创始人兼首席投资官朱晓康等发表主题演讲。

汇聚行业智慧,共话投资未来

排排网董事长李春瑜在开幕致辞中,以专业视角全面剖析了私募基金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基于数十年来对私募行业的深入观察,他表示,2024年,私募基金行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展现出强大韧性。管理规模触底回升,行业发展方向从“规模扩张”转向“专业深耕”,投资者需求从“博取高收益”转向“精细化风险对冲”,这倒逼行业构建更成熟的风控体系和差异化服务能力爱上海后花园。

他认为,未来私募行业的发展将呈现三大趋势爱上海龙凤419。一是私募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私募行业正在加速整合,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与此同时,管理规模在经历短暂波动后,于今年1月重新站上5万亿元关口,达到5.23万亿元爱上海同城对对碰。这不仅体现了市场的韧性,也彰显了行业的潜力。二是私募指引出台推动行业优胜劣汰。私募指引虽然在短期内加剧了行业洗牌,合规成本的上升也让小微机构面临更大压力,但从长期来看,它将推动行业走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未来,行业需要持续关注政策动态,提升投研与合规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监管环境。三是量化策略逆流而上。近年来,市场波动加剧,主观多头策略面临较大压力,而量化策略却逆势崛起。不少中小量化机构迅速崭露头角,凭借差异化的策略和服务体系脱颖而出,量化整体规模屡创新高。

近年来,虹口区主动融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优越的政策环境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金融机构和企业前来投资兴业。上海市虹口区服务业发展办公室副主任曹洁在致辞中表示,金融业已成为虹口区具备竞争力与影响力的优势产业,逐渐成为世界资本青睐的热土,并在金融创新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拥有多项“全国第一”。目前虹口区已形成了良好的金融要素集聚生态,并持续释放出强大的产业发展活力。

在主题演讲环节,创始人兼首席投资官朱晓康从多个角度阐述了量化投资在中国市场的韧性表现和长期潜力。他认为,虽然量化行业没有完美地避过每一次危机,但在努力和创新下,每一次都能完美走出影响,正如那句谚语“杀不死你的,只会使你更强大”,每一次极端行情发生后,人类的创新最终战胜恐惧。当前,全球对中国市场是低配的,如果变成平配,会产生一个非常正面的影响。

日斗投资董事长王文表示,当下是牛市的第二个阶段:风动,幡不动,仁者心动。经济已经在露出曙光,很多行业开始复苏了,政策的力度也越来越大。中国甚至是外国的都动心了,但是大家犹豫不决。刚刚从熊市里出来是很胆怯的,但是方向是很确定的。

聚焦热点议题,碰撞思想火花

本次论坛三场圆桌对话,分别聚焦量化投资、权益市场、债券与商品市场等热点领域。每场对话均邀请了相关领域内的资深人士展开深入探讨,围绕核心话题展开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探讨,碰撞出激烈的思想火花。上海龙凤419

在量化投资专场圆桌对话中,聚宽投资合伙人王恒鹏表示,黑天鹅既然叫黑天鹅,就是从来没见过,能做的就是做好应对、控制好风险敞口。“那些从优秀到卓越的公司,符合一个点,就是有利润至上的追求。如果有一家量化私募不仅仅想赚钱,而是有远大的志向、利润之外的追求,这样的私募基业常青的概率会更大。”他说。

黑翼资产首席策略分析师王俊认为,善弈者通盘无妙手,优秀的量化策略在于长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他还表示:“我们通过不断战胜市场,不断积累超额收益,致力于给投资人带来长期的投资回报。2025年,β下行空间不大,日均过万亿元的成交给α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对量化策略而言,将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一年。”上海新茶网

谈及量化的优势,九坤投资市场研究负责人郭泓辰表示,人的认知很难指数级提高,但数据积累、科技的发展速度可以,因此量化能把人在认知上的优势发挥到最大上海娱乐网。同时,做配置不要只看历史情况,应避免过于频繁地对风格进行择时。当一个α对所有人来说都没有复制门槛,它就会快速衰减,超额始终是稀缺的。

市场中性策略2024年遭遇严重考验,引发部分私募暂停市场中性策略。对此博普科技总裁王镭表示,2022年至2024年年初的行情,中性策略整体表现不错,各类资金在中性策略中都能投射出自己的需求。客观地说,过去中性策略承载了过高的期待,2024年2月至今的表现让大家对中性策略的理解更加深刻了。王镭认为,对于2025年,回归到正确的理解和配置需求,大家又发现中性策略是一个好资产。

千衍私募合伙人马双杰进一步补充道:“中性策略和CTA策略之间的相关性是比较低的,过去3年两者表现会有差异,站在配置的角度,追逐热点是容易犯错的,最好还是以均衡的配置来投资。也可以利用期货保证金的属性,产品里面配置一定的CTA,剩余的资金配置中性策略,收益相对来说会更稳定。”

在债券与商品市场专场圆桌对话中,凯丰投资总经理王东洋从宏观角度分析认为,万物皆周期,没有永涨不跌的资产,还是要做好资产的平衡,不断地比较资产的性价比。商品是资产配置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凭借与债券和股票的低相关性,成为近两年市场关注的焦点。

善择基金创始人兼总裁杨萍在谈及债券市场时表示:“2025年的债券市场应该是没有前两年那么好做,但是我永远在悲观中保持乐观,比如切换到另外的品种,就如我们过去从信用债切换到国债。”杨萍还认为,黄金的需求量尤其是中国等国家的央行购金需求非常大,所以这个品种跌得多可以买,普通居民可以做中长期的布局。

利位投资总经理张晟刚表示,去年定调的化债过程会很漫长,央行会保证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较低的流动性资金价格,因此债券还是可为的。同时,张晟刚还表示,今年经济或复苏,局部产业有亮点,A股科技板块值得关注。去年9月的稳增长政策旨在通过科技和刺激中产消费实现,可能不会造成资金面过紧的局面。

泓湖投资合伙人兼投资经理汤诗语说:“虽然中债经过两年的大牛市后,名义到期收益率已较低,但我们认为2025年的中债仍然会在运行过程中产生诸多交易性机会,值得把握。受特朗普的政策影响,美国市场2025年的交易难度或大于中国市场,股和债均持谨慎态度,仅在把握较大时考虑交易。中债跟国内股票方面,预计2025年的容错率较高,相对来说可以更从容地做交易。”

上海新茶工作室联系方式